绍兴市“十三五”建筑石料缺口达8330万吨

来源:绍兴市国土局
时间:2016-06-13
摘要:日前,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绍兴市矿山执法难点与应对措施的讨论文章,指出绍兴市“十三五”时期建筑石料缺口将达8330万吨,市场供应不足导致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屡禁不止;文章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

日前,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绍兴市矿山执法难点与应对措施的讨论文章,文章指出,绍兴市“十三五”时期建筑石料缺口将达8330万吨,市场供应不足导致目前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屡禁不止。

文章认为,近年来,随着绍兴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建筑石料、宕渣等需求量急增,由于合法矿山设置数量不足,少数不法人员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开采矿产资源,且向组织团伙化、偷盗隐蔽化、犯案工具智能化方向发展,给矿山执法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绍兴市建筑石料矿基本情况

经核查,截止3月5日,绍兴市共有各类合法矿山56家。比较大宗的矿产为建筑石料和石灰石,全市建筑石料矿山17家;全市年产石料约1100万吨,其中绍兴三区范围内约300万吨;石灰石矿4家,年产量约300万吨,均分布在诸暨市。

在优化环境“八大行动”中,绍兴市共排查出矿山问题83项,其中涉及生产矿山18项、废弃矿山20项、非法开采45项。

绍兴市建筑石料矿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绍兴市合法矿山少,且工程需求量大,虽然国土、属地政府加大了对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但是受利益驱动,非法偷采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

非法采矿隐患较多,盗采之风随时可刮。非法采矿由来已久,巨大的利益诱惑、顽固的侥幸心理、无知的铤而走险,使不少利欲熏心的人窥测时机,以求一夜暴富。据查,大量非法矿产品的加工点一方面都设在一些废弃矿山内,趁夜晚或节假日自行偷挖;另一方面这些加工点也成了一些非法开采者的销赃窝点,是导致非法开采的重大隐患。

执法手段有限,查处效果不佳。由于矿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出台较早,一些法律条款明显滞后,操作性不强,法律赋予国土部门的执法手段有限,在实际查处非法采矿行为时,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措施。在现实中,国土部门采用扣留作业机械、车辆,暂扣挖掘机的电脑板、电瓶等,也是无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行政败诉风险。

同时,非法开采当事人大多采取游击战术,在深夜或节假日进行盗采偷挖,且非法开采证据固定困难,特别是量的认定,因许多矿点已开采多年(包括废弃矿山、原工程性开采点等),原地形地貌早已遭破坏,无法勘测认定开采量,加上取证的时候得不到当事人的配合,不能拘传、不能扣留,笔录做不下来,行政处罚决定很难作出。

此外,个别非法采矿行为人在受到查处后,公然暴力抗法或对执法人员进行人身安全的威胁,给执法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石料供应不足,问题较为突出。据初步调查,目前绍兴市石料矿山平均每县(市、区)180万吨,仅为浙江全省平均县(市)产量的45%。随着现有石料矿山的逐步到期关闭,石料供应紧张的状况更加明显。

石料供应不足,形成了非法开采屡禁难止的局面,从而也引发生态破坏的隐患。由于对石料开采认识上的偏差,新设石料矿难以落实,当前编制《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也面临新设石料矿布点落地难的问题,制约着新一轮布局调整思路的落实,成为“十三五”市区需求保障的重要瓶颈。

对策措施

继续完成非法开采点的集中整治工作。通过设立警示牌、砌筑水泥挡墙、安装摄像设备、回填复绿等措施,确保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实施实时跟踪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各负其责、综合打击,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强化国土、乡镇、村三级动态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非法开采现象。特别是对已取缔整治的非法开采点,实施跟踪管理,严防出现反复。

司法部门联动,追究刑事责任。4月26日,绍兴市国土局已与越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相关乡镇召开了“打击国土领域‘三非’司法执法工作联系会议,就强化司法执法信息交流共享、建立司法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等达成了共识,今后对非法偷采拟按盗窃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切实加大对人的查处打击力度。

合理配置矿山布局与投放。据初步预测,“十三五”期间绍兴市三区石料需求分别为越城区2200万吨、柯桥区2000万吨、上虞区5300万吨,合计9500万吨,而目前现有矿山实际可开采石料资源量为1171万吨,缺口8330万吨。为此,结合“十三五”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从经济建设对石料资源的需求出发,精心谋划和调控石料采矿权的布局和投放,平衡供需关系,堵疏结合,维护良好的矿山资源管理秩序。

文章署名:绍兴市国土资源局第三支部 陈章锐

编辑:赵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