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带动下,今年前八个月,上海市已拆除违章建筑3776万平方米,是去年拆违总量的2.7倍。9月12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上海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在对全市拆违工作取得新突破点赞的同时,也提出疑问,这么多的建筑垃圾去哪儿了?
上海市人大预算工委副主任龚梅华提到,在“五违”整治中,各方面反响效果很好,政府指挥靠前,市民拍手叫好,还城市绿水整洁,生态有序的宜居环境。“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拆违以后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去哪儿了,如何解决?”龚梅华说,对这么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虽然有处理措施,但是处理的方式比较单一,有效再利用的途径不是很多。一方面,在整治地块上,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堆积等待处理,另一方面,集中拆违工作继续在路上,尤其在拆违过程当中郊区工作量很大,请问,上海市里面有哪些措施来帮助郊区拆违量大的建筑垃圾处理?
上海一建筑垃圾分拣中心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负责人对此回应,上海建筑垃圾每年产生的量大概在1亿吨,相当于13倍的生活垃圾。从建筑垃圾分类统计的情况来看,五大类建筑垃圾去年申报总量是9964万吨,其中工程渣土是8900万吨,工程泥浆是620万吨,工程垃圾也就是建筑工地产生的废弃物是67万,装修垃圾去年量是217万吨。去年上海市启动“五违四必”整治以后,拆违力度明显加大。到目前为止一共拆除违法建筑的总量超过了5000万平方米。按照常量来算,一个平方米的建筑拆下来的垃圾大概是1吨,也就是拆违造成的垃圾在5000万吨。这些垃圾一部分是用于拆房内部地基平整,一部分是区域内低洼回田、造地,一部分木材、钢材分解以后进入回收利用渠道。确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堆在拆违基地,甚至出现了偷运、偷盗的现象。对这个问题,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也专门组织了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明确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主要是两个方面。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负责人介绍,“一是按照中心城区统筹消纳,郊区本区自行消纳的原则,落实消纳场所”。目前在市相关部门和市相关区的协同下已经落实了浦东机场一号围区、二号围区、三号围区,奉贤、崇明长兴岛等几个集中消纳的场所,各郊区也在积极的落实各自的消纳场所。“另一方面,按照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垃圾综合治理的要求’,本市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垃圾综合治理的方案,明确了构建建筑垃圾全程分类处置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任务”,这位负责人表示,该方案主要是围绕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重点是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第一个环节就是实施源头分类监控,全市重点是推装配式建筑,把一部分可回收利用分解出来,把有毒有害的分度出来。第二个环节就是加强物流运输管控,现在要求所有工地、基地实行垃圾产生的申报,申报以后统一纳入到环卫清运的环节。原来像装修垃圾都是市场化运作,没有进入统一由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当中,现在都要求要纳入这个体系当中管控。第三个环节就是加快末端处置建设,正在跟各个区协同落实项目。
编辑:赵虹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