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两会畅想“十三五”建材行业发展:把转型和改革引向深入

来源:中国建材报
时间:2016-03-03
摘要: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行业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大气污染治理、“一带一路”等与建材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将如何在两会进行阐述和解决,已引发行业上下高度关注。在不前久结束的各地两会上,这些话题成为各地报告的重点而引起热议。

  2016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又到一年全国两会时。

  “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总体来看虽然长期向好,但当前仍处于下行通道,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经济增长潜力也不断显现。

  在当前三期叠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划定发展思路。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原材料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行业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型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大气污染治理、“一带一路”等与建材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将如何在两会进行阐述和解决,已引发行业上下高度关注。在不前久结束的各地两会上,这些话题成为各地报告的重点而引起热议。

  话题一

  供给侧改革锁牢“三去一降一补”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出现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供给侧改革,正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而作出的准确判断。

  可以预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十三五”的发展战略重点,更是2016改革攻坚之年的重点。建材行业在“十三五”时期“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方向明确,压力巨大。

  有业内专家表示,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去产能,核心是增加有效产能,并预测今年两会供给侧改革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量化产能压缩、政府配套措施、地方供给侧改革进展、相关产业并购重组机会、多方面激发企业活力。

  在前不久结束的各地两会上,多数省份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了2016年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并围绕去产能、去库存、补短板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实质性措施,各地建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思路随之勾勒清晰。

  去产能方面,多地瞄准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精准发力,有些省份还明确了落后产能压减的具体目标。如河北省计划到“十三五”末,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其中,2016年压减水泥产能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下决心推动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8个行业去产能工作。

  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已被列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五大任务之一。从各省部署的工作来看,去库存工作将重点聚焦于与建材行业休戚相关的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降低房贷首付比例、松绑住房公积金政策等方面。

  在补短板方面,各地将加大技改投资和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抓手,有些省份还提出具体技改投资目标。福建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完成技改投资4800亿元,抓好500项重点技改项目,该省去年技改投资规模在4550亿元。广东省表示,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扩产增效、设备更新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00亿元。

  话题二

  制造业增速放缓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从经济增速与制造业关系来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产业增速从2014年的7.3%滑落到6.0%,占整个经济比重为40.5%。与此同时,服务业增速则从2014年的7.8%提高到8.3%。数据表明,我国已走上由依赖制造业转向依赖消费与服务业增长的模式。

  面对房地产建设大幅下降和出口疲弱,建材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有专家预计,在2016年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传统建材的下行状态或将延续,与此同时,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将得到蓬勃发展。

  为给去产能、调结构工作留出空间,各地在地方两会上表示要克服“速度情结”,纷纷下调甚至取消了当年的GDP增长目标。通过梳理各省“十三五”规划建议,可将各省经济增长目标分为6%—7%,7%—8%,以及8%以上三档。

  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将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7%有8个。其中上海提出“年均增长6.5%—7%”的目标,黑龙江、吉林也分别确定了6%—6.5%、6.5%—7%的区间目标。经济增速定于7%—8%一档的有13个,广东提出“年均增长7%”,浙江提出“年均增长7—7.5%”,河北提出“年均增长7%左右”,山东、广西表示“年均增长7.5%—8%”。10个地区将经济增速设置在8%以上,如云南提出“年均增速8.5%左右”,贵州提出“年均增长10%左右”,西藏则提出“保持两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以经济增长区间代替固定数值目标,成为今年地方两会多省区市发布的GDP增长目标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此,经济学者认为这既要为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又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为供给侧改革留出空间。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格局会出现哪些变化?对此,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说:“我国下一步仍会出现低、中、高端制造业并存的情况,并逐步减少低端制造业,提升高端制造业的比重。”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表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事实,真正该关注的并非GDP的数字,而是经济结构的关键转型。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对实现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再平衡战略至关重要。

  话题三

  重拳治污大气污染治理成标配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防治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严格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各省纷纷出台了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的相关政策要求。在以环保要求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遏制产能过剩初见成效,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

  可以预计的是,国家对传统高污染行业环保要求将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建材成为新常态下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这一思路也在各地“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体现。多地政府在报告中设定治理大气污染、雾霾下降的目标。

  例如,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PM2.5年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15%左右,并且将PM2.5浓度下降5%左右作为今年的工作目标之一,同时完成3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退出任务。河北省表示,“十三五”时期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40%,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2016年要令PM2.5浓度下降6%以上。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吉林省将启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内80%以上的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山东省表示,要抓好燃煤电厂、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减少散烧煤总量。

  在严格的环保硬要求背后,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环境代价的平衡和把控。可想而知,在“十三五”时期,建材企业只有积极向绿色环保产业转型,摘掉污染“高帽”,才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话题四

  依托“一带一路”加快企业“走出去”

  面对房地产发展下滑,产能过剩的国内经济大环境,开拓国际市场是众多中小建材企业摆脱困境的一大方向。“一带一路”政策在2015年的推进,为广大建材企业提供了化解过剩产能、科技创新的良好机遇。

  为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政策、列出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建材业“走出去”。据悉,仅西安市就推出了60个“丝路项目”。其中,高铁建设、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建设首当其冲,旅游设施建设紧随其后,加快城镇化也成为抓手。

  据《“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路线图》显示,央企在马来西亚、老挝、蒙古等国家建设大量钢材、水泥、玻璃等建材生产线,其中水泥技术工程及装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45%以上。

  在各地两会完成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许多地方政府表示将继续依托“一带一路”发展优势,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国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工程建造和装备制造“走出去”。

  云南省表示,要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发挥桥头堡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作用,争取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工作委员会支持,加快云南连接周边国家的综合交通、电力、信息和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对接与沟通。

  新疆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接“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亚和欧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贵州表示将争取开通黔渝新欧货运专列。

  中西部省份积极推动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力求抢占发展先机。东部省份则希望通过战略实施带动产业结构转型,稳固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浙江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义乌国际陆港的整合与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

  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建议,企业要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勇于参与境外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促进建材行业对外投资,审时度势,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到建材行业的各个领域之中。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