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
深圳发生的滑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于建筑垃圾处理的关注,即日起至2016年元旦前,广东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开展对非煤矿山矿渣和建筑余泥渣土等堆放(排放)场、地质灾害易发场所等安全隐患进行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毫无疑问,一场建筑余泥渣土处理的大整治行动已经拉开,曾经被忽略的建筑余泥渣土到底要如何处理?
联单制度或能缓解乱排乱放现状
据《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统计,近几年中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目前,这些数字还有增加的趋势,在过去10年间,整个中国余泥渣土的增长速度几乎能与经济增长比肩。但是,这些余泥渣土到底去哪了?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建筑余泥渣土的偷排偷放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他表示,自己曾从事建筑业,负责过余泥渣土的处理工作,很多工地都是趁着半夜,偷偷地把余泥运去倒掉,有的排入河里,有的运往郊外荒野之处。泥浆入河后无影无踪,调查取证难,抓现行就更加难。
如何监管建筑余泥渣土的处理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潘伟斌认为,现阶段,联单制度或许能缓解这一现状。“对于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这类污染不大的废弃物,本来是不需要采取联单制度的,仅仅危险物品和严控废弃物才需要执行。但在目前情况下,联单制度是缓解建筑余泥渣土乱倾倒的办法。”潘伟斌说。
据记者了解,在广州,建筑废弃物运输电子联单系统正在开发建设当中,预计明年下半年能投入使用。按照联单管理的制度设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联单”明确建筑废弃物的排放源头和消纳点,一是确保不能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二是确保可以循环利用的拆卸类渣土可以运输至循环利用企业进行循环利用。目前,广州正在进行建筑废弃物处置公共交易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统筹规划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在现实中,与庞大的建筑垃圾产生量相对应的,却是落后的处理方法。建筑垃圾小部分靠回填,而大多数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耗费大量土地资源,对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都会造成危害。
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不是只有运输到堆放场一条路呢?以建筑余泥为例,记者曾在揭阳市的一个建筑余泥无害化处理项目看到,他们将建筑余泥重新利用,通过过滤、沉淀等工艺使其脱水,通过特殊工艺制成了泥饼、花盆、陶瓷等物品;从建筑余泥中分离出的沙粒作为建筑行业用砂重新回归工地;分离后的有机物杂质,通过一系列加工制成生物有机肥。对此,潘伟斌认为,对于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应该统筹规划,尽量综合利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对比其他国家,我国并没有形成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德国是世界上首个大规模利用建筑垃圾的国家,德国规定,建筑工程承包商有责任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和运走;有回收价值的东西如金属材料、矿物质被再循环利用;本土、瓦砾等经过加工可制成道路填充物或砖瓦等,可燃物质则被送往垃圾发电厂用来发电。同时,德国也是最早对循环经济进行立法的国家,相继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等法案。这些法案的建立,不仅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得以发展的依托,也加快了全社会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认知和理解的速度。
编后语:建筑垃圾终究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事实证明,合理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还能清洁环境、减少污染,带来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我们也希望广东省相关部门加紧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相关政策,对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给予大力支持,走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5日,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在“12·20”滑坡灾害第10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是一起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的滑动,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等在发布会上鞠躬道歉。)
》》相关阅读: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