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7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的结构体系,创新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了“天津117大厦异形多腔体巨型柱组拼焊接技术”,确定了合适的焊接工艺与焊接顺序,解决了现场拼装单元众多、焊缝密集、焊接填充量大的难题。
■ 高新区新地标建筑117大厦以621米的混凝土泵送高度创造了全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117大厦项目已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等十余项科技创新荣誉。
■ 经过400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及对2000多个实验数据的分析,形成了《天津117大厦C50、P8超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温度控制综合技术》,开创了我国混凝土浇筑领域先河。
■ 117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的结构体系,创新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了“天津117大厦异形多腔体巨型柱组拼焊接技术”,确定了合适的焊接工艺与焊接顺序,解决了现场拼装单元众多、焊缝密集、焊接填充量大的难题。
6.5万方混凝土开创浇筑先河
9月初,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新地标117大厦顺利完成了封顶,并且以621米的混凝土泵送高度创造了全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时成为全球超高层建筑领域的热点话题。目前,117大厦项目已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等十余项科技创新荣誉。而该项目垂直运输通道塔技术、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电梯滑触线技术等几十项创新技术都诞生于以项目劳模侯玉杰命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记者日前走进该创新工作室,“揭秘”这座大厦的“智慧内核”,听听这里的创新故事。
侯玉杰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大厦就面临着要在82小时内用6.5万方混凝土一次性将大底板浇筑完毕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创新工作室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先后请来了清华大学混凝土领域权威以及多位全国顶尖的专家学者,与建设者们一同进行技术论证和混凝土适配工作。经过400多次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及对2000多个实验数据的梳理和分析,最终将基准配合比确定了下来,并且形成了《天津117大厦C50、P8超大体积筏板混凝土温度控制综合技术》,开创了我国混凝土浇筑领域先河。
焊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在大厦建设过程中,另外一个艰巨任务就是钢结构的施工问题。据悉,117大厦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的结构体系,大厦由4根巨型柱、8根防屈曲变形支撑、9道环带桁架、8道巨型斜撑等共计15.3万吨钢构件组成,用钢总量甚至超过了北京“鸟巢”体育馆。面对如此复杂的钢结构吊装及焊接,创新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了“天津117大厦异形多腔体巨型柱组拼焊接技术”,确定了合适的焊接工艺与焊接顺序,使巨型钢柱组拼焊接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等情况得到了控制,解决了现场拼装单元众多、焊缝密集、焊接填充量大的难题,使中国的焊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大厦“外衣”坚不可摧
“随着大厦建设逐步向前推进,我们又在幕墙设计及安装上迎来了新的难题。为了确保大厦外幕墙的密封性和抗变形性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达到要求,我们前后历经了2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外幕墙水密、气密、抗风压、平面内变形等性能测试,确保大厦的‘外衣’坚不可摧。”侯玉杰骄傲地说。此外,项目垂直运输通道塔技术、模块化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电梯滑触线技术等几十项创新技术也都诞生于该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已成为117大厦项目孕育高新技术成果的母体,不断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一步步将117大厦打造成为我国的“建筑科技之巅”。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