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5日举行的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通报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报告。记者从报告中获悉,海南省河道乱采滥挖河砂问题十分突出,建筑用砂中高达85%以上来自于非法开采,局部采挖深度竟低于河床10米以上,河道已“千疮百孔”,甚至有些地区为运砂而拦河筑路,严重危及防洪安全。
在25日举行的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该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通报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报告。记者从报告中获悉,海南省河道乱采滥挖河砂问题十分突出,建筑用砂中高达85%以上来自于非法开采,局部采挖深度竟低于河床10米以上,河道已“千疮百孔”,甚至有些地区为运砂而拦河筑路,严重危及防洪安全。
非法采砂触目惊心
执法检查组调查中发现乱采滥挖河砂3大突出问题:一是非法开采河砂泛滥。随着河砂市场需求旺盛,需求量不断增加,盗采河砂呈泛滥之势,非法采砂遍布海南省大小河流。南渡江澄迈、定安、海口段的两岸有多个大大小小固定的非法采砂场点和流动非法采砂船,采取挖、抽、吸等方式随意开采,这一片河滩采完后就转移到另一片,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造成堤坝坍塌和河岸生态植被破坏。据估算,目前海南全省建筑用砂85%以上来自非法开采。二是部分合法采砂场点违规。不按规划开采,越界开采、过量开采、采挖过深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地方局部采挖深度低于河床10米以上,采集的河砂随意堆放,挤占河道,有的甚至为了运砂方便擅自拦河筑路,陵水河上游群英段修筑了两条横贯河道的简易道路,影响防洪安全。南渡江澄迈县瑞溪镇金安段、大城坡村段的河道内深浅采坑随处可见,大小砂堆遍及河床。三是运砂车辆超载,损坏乡村公路。政府投巨资建设的惠民乡村公路,多数被运砂车辆轧得坑坑洼洼,澄迈瑞溪镇、海口新坡镇、定安定城镇的一些乡村道路都有不同程度损坏,有些路段损坏十分严重。
执法监管落实不力
盗采河砂本身流动性大,存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现象,但基层管理能力薄弱,执法力量分散,监管手段落后是“病根”。报告指出:2012年全省专项清理行动时,合法采砂场点只有20个,占7%,非法采砂场点竟多达258个,占93%,专项清理行动后,多数非法采砂场点得到查处,但专项清理成果却无法巩固。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分析说,河砂开采只堵不疏的管理措施,无法遏制非法采砂行为。其实,在2012年底全省组织开展清理整治规范河道及库区采砂专项工作后,多数市县在取缔非法采砂场点的同时,早已不批准设置合法采砂场点。但因为市场对河砂有刚性需求,不批准设置合法采砂场点,不但没有遏制非法采砂现象,反而使盗采更为猖獗。
呼吁深入严厉打击
到底该如何遏制?康耀红在会上呼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采河砂的行为和超载运砂行为,必须持续依法严惩盗采河砂违法行为,对盗采河砂数量较大,折价估算金额达到刑事处罚标准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加强对合法采砂场点的监管,严查违规开采行为。
采砂要监管,运砂更不能放松。康耀红说,要加大查处超载运砂车辆力度,对超载运砂车辆除依据交通管理法进行处罚外,还要按照修复损坏道路估算金额给予处罚。
编后语:河砂作为国有资源,其采集需要办理正规的采砂手续,并通过竞标取得采砂权,进行合理、有节制的采砂。但受暴利的驱使,个别偷采的现象仍然存在。而违规开采,则会造成一系列恶果:河道堵塞,影响行洪安全;严重破坏河内生态环境,对河内生物造成毁灭性打击;改变河道原有水文环境破坏航道,对航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挖空河床,容易导致河岸崩塌,威胁桥梁安全;扰乱市场秩序,破坏投资环境,对经济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天然砂作为一种有限资源,再生周期极为漫长,目前我国天然砂石已近枯竭,大力推广机制砂成为不二选择。在此,中国砂石骨料网呼吁行业合理地规划开采,杜绝非法开采,大力发展机制砂,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砂石发展之路。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