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骨料做好混凝土企业的环保工作?

来源:
时间:2015-04-15
摘要:砂石骨料重量占据混凝土的75%-80%,优质砂石骨料可以使每方混凝土可减少55KG水泥用量,倘若杭州地区要整改的这19家企业全部采用高品质砂石骨料,则其1200万方的总量将节省水泥用量6.6亿KG。水泥用量的减少,将会大大降低碳氧化物的排放。
  据媒体报道,杭州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正在华丽转变,进行着“由灰转绿”改造升级。年底前,主城区19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将有望告别“脏乱差”环境污染。

  我国的预拌混凝土企业数量在过去的十余年里迅速增长,全国多数地区均已出现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雾霾严重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各地都将绿色环保混凝土生产作为今后的行业发展目标,并在搅拌站规划、装备改进、原材料应用及绿色生产等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随着今年地方和中央两会的召开,李克强表示“环保法不是棉花糖,而是杀手锏”,铁腕治污的要求使得环保成为各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各地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市场健康持续发展,避免产能严重过剩,一些地区开始严控混凝土企业的数量,通过市场竞争、质量控制及提高环保要求淘汰一批管理落后的混凝土生产企业,同时提高准入门槛使得新建混凝土企业投资加大,这些都给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副主任李保海说,主城区这19家企业年均预拌混凝土产量有1200万方,升级之后,每年能减少粉尘约560吨,节水120万吨,总计能省下大约540万元。560吨粉尘是什么概念?假设一袋面粉50公斤,560吨就相当于是1万多袋面粉。试想一下,如果1万袋面粉统统洒到空气中,我们每天在这样的空气中生活,肯定是苦不堪言。

  不可否认,扬尘是混凝土企业环保的“阿喀琉斯之踵”。做好混凝企业的环保工作,在全国雾霾持续加重、空气质量日益下降的当下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众所周知,骨料石混凝土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那么骨料在混凝土的节能环保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中国(黄山)建筑集料研究检测中心曾做过一系列检测,其中包括在同样环境下,相同等级的混凝土采用不同品质的砂石骨料对胶凝材料等用量的研究。实验证明,在同样环境和要求下,优质砂石骨料可以使每方混凝土可减少55KG水泥用量,C30按照一方混凝土折合2.4吨算,使用优质骨料每吨混凝土可以降低17.5%的水泥用量,即节约22.92KG/吨,如下图:

  数据由中国(黄山)建筑集料研究检测中心提供


  砂石骨料重量占据混凝土的75%-80%,按照上述黄山建筑集料研究检测中心数据,优质砂石骨料可以使每方混凝土可减少55KG水泥用量,倘若杭州地区要整改的这19家企业全部采用高品质砂石骨料,则其1200万方的总量将节省的水泥用量是十分巨大的。水泥用量的减少,将会大大降低碳氧化物的排放,提高砂石质量是水泥混凝土产业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只有砂石质量好,才能有效控制浆量,进而降低水泥用量,对于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控制和减少水泥产量,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

  砂石骨料作为一种附加值较低的大体量固体建设材料,在业内属于一种典型的“短腿”产品,高昂的物流成本是其实现市场扩张的先天瓶颈。一般来说,在汽车陆运为主体的情况下,其最佳市场半径被锁定在50公里之内,有效市场半径也很难超过100公里。作为砂石骨料巨大需求者的混凝土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砂石骨料生产线不仅是企业长期发展降低成本的需要,同样可以减少骨料运输带来的粉尘污染。

  砂石企业是夹在水泥与混凝土之间的一块巨大蛋糕,国内大型水泥企业早就嗅到了蛋糕气息,且已大举延伸骨料事业。不论是国外的豪西姆、拉法基、西麦斯还是国内的海螺、冀东、华润、华新等水泥巨头企业,无一例外都将砂石骨料纳入产业链,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5年,我国基础建设仍旧持续发力,预拌混凝土产量持续走高,混凝土企业也不断增加,混凝土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混凝土行业整合是一项长期工作,从当前形势来看,进军砂石骨料业将成为混凝土企业延伸产业链、升级转型的首选。混凝土企业进军砂石骨料业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骨料是混凝土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供需关系决定了两者不可分离;其次,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得砂石骨料与混凝土仍有巨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再次,和水泥企业一样,混凝土企业拥有市场、渠道等优势。

  北京建筑大学宋少民教授指出,目前混凝土工程对和易性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对预拌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骨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路线,做好机制砂是当前混凝土行业的一件大事。高质量加工机制砂石,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混凝土,实现节能减排,延长混凝土结构物寿命。对于广大混凝土企业来说,拥有一条高品质骨料生产线,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对混凝土品质也是良好的保证。

  绿色,环保,高品质,这不仅是对砂石骨料行业的要求,也是广大混凝土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