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2日,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学术交流会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会议透露,2000年~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269.97亿元,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934个,中央投入带动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入资金达460亿元。
据介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截至2009年,经过恢复治理,全国恢复土地面积约49.6万公顷,治理矿山地质灾害5195处,治理地裂缝和地面塌陷3037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进入调整完善阶段,项目投入重点和方向由过去支持多而散、经费少的小项目,转向支持重大项目。
与会专家同时指出,由于一些治理项目违背自然规律,导致“一年绿,两年荒,三年死光光”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避免。一些治理项目栽种的植物不适应当地环境,造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效果无法持续。
专家建议,矿山复绿首先应掌握当地及山体所有地质、气象等资料,进行区域林相调查,并充分考虑基材配置物种多样性,以及植物相生相克的群落等因素,使边坡稳定、整体复绿、水土保持,恢复原山貌。所选植物应强调适应本区域气候和土壤特点,以树为主,草、木、花相结合,既要本地化又要多样化,必要时引入少量外来无害物种,以达到免养护、自然生长的恢复效果。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