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业服务化”在建材行业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包括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已经率先做出探索和尝试,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尚未形成气候。但从世界范围内跨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因此,“制造业服务化”是未来我国建材行业势必要踏上的转型之路。本组报道试图向全行业解读“制造业服务化”的多方内涵,希望能引发全行业的探索和尝试。
当前,以建材行业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制造业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总量和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仍停留在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模式中。如何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如今,“制造业服务化”在建材行业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包括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在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已经率先做出探索和尝试,但就整个行业而言,尚未形成气候。但从世界范围内跨国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是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因此,“制造业服务化”是未来我国建材行业势必要踏上的转型之路,需要全行业、企业进一步领会和应用。本组报道试图向全行业解读“制造业服务化”的多方内涵,希望能引发全行业的探索和尝试。
纵观全球工业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是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在我国,自2008年前后,“制造业服务化”开始被逐渐提及。
制造业服务化的能量到底有多大?我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卢秉恒院士的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了70%,其中制造服务业又占服务业的70%。这就是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两个“70%现象”。由此可见,制造服务业已经占发达国家GDP的一半左右。
而在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程度还非常低,总体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滞后。
作为三高一资的传统重工业,建材行业更是多年来饱受大而不强的诟病,尽管目前包括中国建材集团、中材集团在内的一些大企业集团开始逐步向制造服务业转型,但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某种意义上来讲,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建材行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薄弱环节。
因此,在我国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若要真正实现建材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可谓势在必行。
如何解读“现代制造服务业”?
1988年,Vandermerwe和Rada最先提出“制造业服务化”一词,英文表述为“TheServitizationofManufacturing”,他们的解释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向“物品一服务包”转变。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
随后,MichaelE.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将“服务”视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五种基本活动之一。其指出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以加工制造环节为起点,向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导致服务化现象的出现。
1999年,White等学者提出,服务化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企业和产品都可能处于服务化过程之中。2000年,Reiski学者将服务化定义为“企业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转变”。
而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用台商施振荣提出的“微笑曲线”来着重阐述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末,新台币放开后,我国台湾地区的加工制造业碰到了危机,时任宏碁电脑董事长的施振荣提出了制造业产业链要向前后两端延伸的“微笑曲线”概念,前端是研发、设计等,后端是品牌销售、金融服务等,前后两端的附加价值都很高。在传统意义上,延伸出去的都是服务业,而现代制造业的特点正是将两端延伸得越来越长,所以也被称作制造业的服务化或者制造业和服务业一体化。
进入21世纪至今的十余年间,全球关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如何相融的讨论从未停止。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生产性服务业、工业服务业等。
如果以上这些仅仅是讲制造业服务化的相关理念,那么如今我们所提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又是什么?
记者查找了大量中外资料,发现所谓“现代”二字更多的则是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因此,现代制造服务业既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也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服务业或消费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并不是制造业的简单延伸,也不是服务业的简单雷同,而是伴随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
简单来讲,它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根据制造企业实际状况与需求,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扩大了服务范围,拓展了服务群体,并且能够快速获得客户的反馈,能够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再来看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到了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的关键时机。若把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概念置身于建材行业本身,又该如何理解?
其实从两方面可以解读这一内涵。在两化融合的大环境下,建材行业的服务化转型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依托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即核心技术服务化。通过产业链重组,逐渐将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加工制造转向诸如提供流程控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从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提供商。比如一些装备提供商,已逐渐从单一的生产制造转向设备租赁、远程监控、个性化订制等方面。
二是战略转型发展服务业,即主营业务多元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正是通过瞄准产业前沿,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业务部门,比如一些以水泥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它们正在往终端业务链迈进,包括培育商品混凝土,发展电商,涉及房产等在内的业务都是企业发展多元化服务的重要途径。
无疑,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催生了现代制造服务业。
三大因素促建材行业加速转型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制造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先后多次在国家中长期计划、科技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被作为七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今年8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要求加快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可以说,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已纳入国家政策体系之中,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它就像一个指路灯,为我国传统工业的转型提供了开拓的方向和路径。尤其对现阶段的我国建材行业来说,更是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刻。其中,三大重要因素促使这一转型升级的尽快实现。
因素一:两化融合提供技术保障
从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信息化是在发达国家后工业化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正是由于建立了强大坚实的经济基础,从而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后盾。
同时,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在工业化后期形成大批量生产机制后,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产品消费节奏明显加快。面对市场的动态多变性,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有机地融合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等机制,保持对市场的高度适应性和灵活性。
信息化与工业化如何融合?涉及的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有几个比较显著的领域尤其适合,建材行业责无旁贷。
2013年11月7日,《关于加快推进建材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意见建议》发布,提出加强规划引领和标准支撑,突破技术瓶颈,着力推广应用成熟信息技术,实施智能化企业建设推进计划。
该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材行业两化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成为建材行业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以企业两化融合机制为例,企业建立专职信息化机构的比例应达到60%,制定信息化专项规划的比例达到80%,大型企业年信息化资金投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2%。
两化融合为建材行业向现代制造服务业的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比如,在设计、研发、管理咨询等制造的产业链前端,以及下游配送、维修、检测、备件配件供应、物流、设备改造等等,这些都可以借助两化融合的技术手段,实现升华,其服务模式都得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质量也都得到了更好的监控和提高。
作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粘合剂,信息化建设可谓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在国家大力倡导两化融合的宏观环境下,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下,建材行业更应顺势而为,搭建信息化快车,实现转型。
因素二:产能过剩迫使企业加速转型
近几年,我国建材行业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局面,水泥、玻璃等传统领域始终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下摸爬滚打,在一些新材料领域,诸如石墨烯等行业也出现了过剩现象。
目前,产能严重过剩已导致企业停窑限产、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再新增产能将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和资源低效。以水泥工业为例,过去的几年中,整个行业还存在很多落后产能,上至国家、下至行业企业,纷纷加大力度积极淘汰。如今,全行业的落后产能几乎淘汰殆尽,现阶段的产能过剩更多的表现为基于同一水平的高端产能过剩。
因此,无论是原有生产线还是新建生产线,基本上都属于同类技术追求规模的同质化重复建设,并非先进技术与落后技术之间的优胜劣汰。而企业彼此的价格竞争又令这些行业不得不面对薄利甚至亏损局面。
在此形势下,对陶卫、木板、门窗等生产终端产品的建材企业来说,不能再一味求大或追求扩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经营、千篇一律,而要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来做更精致、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终端产品,把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理念和内涵融入到设计、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大力提升增值服务质量。
而对于面向非终端消费品的水泥等行业来说,企业如何减少价格下滑带来的损失,则需要延伸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具体来说,延伸水泥产业链就是要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加大发展水泥制品,以及商品混凝土,并且发展研发设计和商储物流等制造性服务业,做大相关多元产业,逐渐从“卖产品”转型为“卖服务”。
因素三:环保压力倒逼产业升级
传统制造业中“边生产、边污染”“先污染、后治理”“高消耗、高污染”给环境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家、行业、社会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就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可持续发展。全新的发展理念,需要处理好生产与资源、发展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这些关系的处理,必然需要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实现环保、信息、科技、通信投入方面的服务化,也就是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一个绿色产业,更是一项系统节能工程。
对建材行业而言,现阶段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其中,水泥工业尤甚。我国水泥工业曾经历过盲目追求产量的年代,那时,水泥窑只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运转,至于粉尘排放等环保问题被忽略在一边。认识上的不到位和环保技术装备方面的不过关,使得中国水泥工业戴着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黑帽子”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因此,国家、社会、行业也对水泥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环保要求。
在此趋势下,水泥工业正面临着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对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处置等方面的挑战。在这些方面,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的诸多应用。如今,以信息技术改造水泥行业,以信息化推进自动化,自动化再促使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四大目标的实现,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因此,在巨大的环保压力面前,我国建材行业必须要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绿色发展体系。
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加工业大国,主要还是依靠低端加工。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产业附加值向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转移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结果,相较于以往的生产制造业,更符合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我国实施两化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因此,在面临着产能过剩、节能减排的诸多压力下,我国建材全行业、企业必须抓住时机,不能盲目等待,必须要从全球视角、从产业发展趋势、从国内的实际情况、从国家的长远战略目标出发,顺应潮流,敢于创新技术和模式,找准自己的道路和方向,开创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之路。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