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正成为许多地方的困扰。与此同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给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和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许多企业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但也揭示出这个行业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正成为许多地方的困扰。与此同时,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给已经进入这个行业和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许多企业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但也揭示出这个行业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为了保障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功举办和控制雾霾天气,从今年7月起,北京开展严查建筑垃圾土方砂石运输工作,力求杜绝非法倾倒、撒漏等影响市容市貌、造成环境污染的不良现象。事实上,为了根治建筑垃圾运输中的“不雅”行为,全国各地近来相继掀起了治理风暴。北京近三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开展建筑垃圾运输专项检查,但“死灰复燃”的情况频现,这说明“运动式”的治理措施不能治本。
“尽管国内有不少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企业,但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说。他认为,在产业链没有形成之前,中国建筑垃圾的相关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为了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应该提高认识和制度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
资源化企业亟待产业链完善
吴建民是国内最早从事建筑垃圾处理的实践者,也是北京目前唯一拥有可投入生产的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企业的负责人。不同于专家学者们对宏观走势的关注,身为企业家的吴建民深知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难处。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建筑垃圾资源化大潮的每一颗小石子都能激起企业的大涟漪。
出生于1959年的吴建民当过兵,从过政,也经过商。上世纪90年代初,他毅然下海,来到北京郊区昌平创业。“我当时就觉得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方向。”吴建民这样回忆道。
2000年,吴建民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一起来研究该项目。在完成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后,他们开始生产设备。在借鉴了日本、芬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同类设备的适用技术后,经过反复实验,他们成功研制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设备。
但是吴建民的企业成立后一直处于维系经营状态,建筑垃圾处理目标没有实现,甚至多年面临亏损的局面。他告诉记者,企业发展不起来的症结是建筑垃圾供应不足。“在国外,建筑垃圾的生产方要付费给处置商,但国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我必须花钱收购建筑垃圾。这样算下来,再生砖的生产成本比普通砖还要高!”他说。
在2011年后的几年里,北京市明确地把出台建筑垃圾处置鼓励政策,拓展相关使用领域,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化发展列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同时积极鼓励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吴建民的企业也被列为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试点。
有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建筑垃圾企业依旧难以维持运营。“经有关部门牵头,施工方和业主答应给我们运输十万吨建筑垃圾,但最终只运来两千吨。为什么大部分不给运了?因为运输成本太高。业主就近倒掉,或者卖掉赚钱。”吴建民说。
资源化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
统计显示,北京年产建筑垃圾4000万吨,但北京市仅有吴建民一家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厂,全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不到3%。更令人唏嘘的是,尽管如此,吴建民的设备还是“吃不饱”,企业仍然开工不足。那么,建筑垃圾都去哪里了呢?
廖公庄毗邻北京市西五环,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这里租住着大量外地来京务工人员。最近一段时间,在廖公庄开修车铺的姜师傅格外忙碌。记者看到,车铺附近停满了拉渣土的大卡车。“很多车都在我这里改装,不符合要求的不能运渣土。”姜师傅说。
据了解,北京市规定渣土运输车必须遵守“四项硬性规定”:车辆必须为绿标车且加装软质机械式全封闭装置;车辆后厢板喷涂反光、放大车号,区别于车身颜色;驾驶室喷涂运输企业(个体)名称;驾驶室上方安装三棱标识顶灯,顶灯夜间必须开启。
“土得掉渣”的渣土车似乎并没有因为改装而有所改变。“我们平时(运输时)都很少加盖,这样能多拉点。检查只是暂时的,五环以外没人管,晚上被查到的可能性也很小。”一位司机告诉记者。他表示,车辆改装后大家依然喜欢“打游击”。
问及渣土的出路,这位司机说,车是自己的,他们连车带人一起出租给渣土运输承包方。“开渣土车肯定以赚钱为目的,离哪个渣土场近就卸到哪里。”他说。在记者的一直追问下,这位司机透露,有的司机嫌运输路程太远,就把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郊区的路边,这样还可以省下向渣土场缴纳的处置费用。至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他表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种方法无法医治建筑垃圾的综合病症。“建筑垃圾运输遗撒、随意倾倒的问题为什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认为,问题出在顶层设计。现在各部门只管一环,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和统一规划。比如,管理运输的部门,就与前边的拆除、装卸环节和后边的填埋、资源化处置环节无关。如果把前后两端的工作规划好,那么运输过程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陈家珑指出,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还涉及市政、建设、环保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单就运输来说,在远途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及粉尘污染也非常严重,所以建筑垃圾运输路程越短越好。英国的研究显示,在运输距离超过15公里后综合碳排放量将明显增大,得不偿失。”陈家珑说。他认为,现场处置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最理想模式,将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明显提升。
资源化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
就地处理是解决建筑垃圾运输成本大、运输通道不畅的有效抓手。事实上,国内并不鲜见构建建筑垃圾全产业链的全新尝试,一些地方的建筑垃圾“自消化”循环利用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南方科技大学建筑垃圾处置试点堪称创新之举。”陈家珑说。他介绍说,为了消纳该校拆迁产生的近100万吨建筑垃圾,深圳市经招标引入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在项目现场就实现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在南方科技大学,伴随着阵阵轰鸣声,移动式的破碎机正在“吞石吐砂”,“山”上大小不一的混凝土块,被破碎机“吞”入后,从侧后方两个出口“吐”出来的却是沙状的细骨料和稍大颗粒的粗骨料。前者被制成实心砖、空心砖等再生建材产品,粗骨料则用做地面基础材料,全部用于校区建设,实现了建筑废弃物“零排放”。
磨碎的骨料如何制成砖块?骨料倒进机器的喇叭口后,添加水泥、固化剂、水等进行加工,即可制成砖块,一个流程下来大概需要五六分钟。成品砖块制成后,只需7—9天的固化期就能回用到工程中。
据测算,该项目减少建筑垃圾填埋所需的受纳场库容66万立方米,折合节约土地100亩;节约天然砂石原料消耗60万立方米。由于减少了运输环节,也就减少了因外运带来的空气污染。
九三学社2014年的调研显示,我国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5亿吨,但综合利用率不足5%,远低于欧盟(90%)、日本(97%以上)和韩国(97%以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果我国每年产生的35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就可直接创造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并带动产值800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同时,可节省运输、油耗、车辆和公路维修等各项成本约3000亿元。更令人惊喜的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现建筑垃圾就地就近处理,减轻垃圾运输带来的交通压力,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伤亡人数约5.6万人。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就业市场更加广阔,若将35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每年将新增约300万个就业岗位,社会效益突出。
尽管前景美好,试点也算成功,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有益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似乎还欠时日。
“建筑垃圾资源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完全市场经济行为,有社会效益掺和其中。要想让企业在目前的情况下生存下来,要么政府给政策,要么政府给补贴。”高级工程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振杰说。
“现阶段单独做建筑垃圾处置的企业无法控制(上游)原料好不好。如果各种原料混杂不清楚,就会使原料加工成本非常高。加工成本高于天然原料,但卖的时候价格要低于天然原料才有销路,你说企业怎么生存?”高振杰问道。
高振杰认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从产业链上分析,牵扯到拆除、运输、处理、再利用等多个环节,涉及业主、设计、监理、运输、生产、施工等单位的协调和配合。任何一方、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到或考虑不周都会产生问题。
以制度建设力促“点石成金”
协调建筑垃圾资源化运营的诸多环节和单位的最好办法是搞好制度设计。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赖明上个月在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处理培训班上讲话指出,要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相关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分工、职责,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节能减排考核目标,建立责任考核机制。
对此提议,高振杰表示认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涉及住建系统、工信系统、市容环卫系统等。国内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城市都和地方政府‘一把手’的重视有关。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需要从国家层面一套制度来促进,比如在评选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中把建筑垃圾资源化作为指标。同时,加大对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标准也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我们计划立项的行业标准有《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技术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垃圾现场处置技术规程》等。”高振杰说。他特别提到,给《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技术标准》立项的意义重大。我国大多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任意堆放,甚至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这提高了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分选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提高建筑垃圾处置成本的同时还难以保证再生产品的质量。
高振杰认为,这实际上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过程。“拆除的时候分好类,资源化处置就方便多了,既节能又省人工,大大降低资源化的成本,还可以保证后期产品质量,是一个事半功倍的举措。”他说。
企业是行业的基本单元,虽然行业还没有真正形成,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点石成金”并非幻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人们已经认识到对建筑垃圾的处理不能是简单的堆放或填埋,但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社会稳定的角度、经济效益的角度,都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在认识不全面的情况下,大家一窝蜂上马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就会陷入原料保障不了、工艺不合理、产品没人用的窘境。”陈家珑说。他认为,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建立拆除、运输和处置一体化的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投资经营;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搞好可行性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一定要以本地为中心,尽量减少运输。
“国内有些地方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做得风生水起,初见成效。这与这些地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各种条件,突出地域特色,不照搬外地经验不无关系。”陈家珑说。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