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集约集成、绿色低碳、产业高效的新型建筑方式,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推动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工业化,通俗地讲,就是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造房屋,包括楼梯、墙板、阳台、浴室等建筑部品构件均在工厂流水生产线上大规模生产,并在施工现场将这些建筑部品像“搭积木”一样拼装组建成整体住宅。建筑工业化是一种集约集成、绿色低碳、产业高效的新型建筑方式,相比传统建筑作业,可节能70%、节水80%、节材20%、节地20%,生产施工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有效解决防水抗渗、隔音抗震等,具有质量可控、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等多项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潜力巨大,已成为现代建筑业发展一大趋势。目前建筑工业化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广泛应用。日本、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住房建筑工业化率都在70%以上,瑞士80%的住宅以工业化部件为基础,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100%。
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目前,全国已有9个产业化试点城市、2个产业化基地园区和58个基地企业。许多省区市都在争先抢占建筑工业化市场。如河北2000年就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上海提出到2016年新出让地块装配式建筑将占到50%以上。在城镇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建筑工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必要性和可行性
目前,建筑工业化应用在海南还是空白。推进建筑工业化,对推动海南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意义重大。
有利于加快建筑业、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属于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完全符合海南绿色发展要求。一方面,能不断提高住宅建造的集成化、装配化水平,促进建设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建筑业向品牌化、标准化、工厂化迈进,从而可以带动整个建筑业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一体化装修,发展成品住宅,可以有效带动海南房地产业的优化升级。在今年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罗保铭书记明确指出,要提高经营性地产比重,以成品住宅为主。而住宅内装设计的标准化正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一环。国内外实践充分证明,建筑工业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
能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建筑业是海南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2013年海南省建筑业增加值320.18亿元,占第二产业的36%,发展基础较好。按国内其他城市在建筑工业化初期的发展模式估算,海南省2013年全省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735.42万平方米,建成各类保障房5.32万套,推进建筑工业化相关产业发展,可形成将近200亿元产值。建筑工业化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可带动建材、冶金、新材料等30多个行业上万种产品的产出。
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民生事业发展。当前,海南省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加速,城市形态不断提升,量能体积不断扩大,建筑工业化能够有效地缩短城镇建设周期,加快开发这些城市空间拓展的增量。另外,海南省近年来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今年保障性住房计划开工3.5万套,省政府在今年5月又出台意见,计划用4年时间推动16万户居民“出棚上楼”,这些都为建筑工业化提供了一定的施展空间。
符合节能降耗生态立省的要求。海南省节能降耗压力较大,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建筑业必须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据统计,海南建筑能耗占全省万元GDP能耗的19%,节能形势非常严峻。而建筑工业化减少现场作业,生产和施工流程干净、整洁,有效减少了水泥能耗,是海南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同时,建筑工业化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抓手。
事实上,海南省发展建筑工业化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2013年以来,海建集团将建筑工业化作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向现代建工产业进军的战略项目,专门成立海南省建筑产业化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推进建筑工业化工作。
面临的三道坎
成本高。由于建筑工业化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巨大,特别是当应用规模相对较小、工业化的规模优势得不到释放时,其单位建设成本就会较高,包括技术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比传统产业更显高昂,企业的积极性有限,成为建筑工业化初期推广的一大瓶颈。
配套差。发展建筑工业化,关键还要解决好配套政策和标准标识体系建设。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等近20个省市相继出台了建筑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全国在省级层面成立住宅产业现代化专职管理机构的有十余个,为推动本地区住宅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海南至今还没有出台任何相关配套政策,建筑工业化起步亟缺政府这把火。
认知低。目前,建筑工业化在海南认知度还比较低,没有被广泛接纳,亟需加强市场的普及力度,引导消费者像购买家电一样认可并选择绿色建筑,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
加快发展的建议
鉴于建筑工业化对建筑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迫切需求,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研究推进。
高度重视,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建议海南省借鉴上海等地经验,成立建筑工业化领导小组,由省领导牵头,主抓发展规划、企业培育、园区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技术标准制定等工作;成立工作机构,并将建筑工业化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明确责任主体,形成各相关部门统筹推进的良好机制。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产业发展。法规政策是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基本保障。建议省政府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部署,积极参照有关省市建筑工业化发展经验,尽快研究制定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产业规划与扶持政策,并配套便捷有效的奖励办法,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具体来说,一是由国资委、住建厅牵头,财政、科技、工信、质监等部门联合,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具体要求;二是将建筑工业化企业认证为高科技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出台方案,解决建筑工业化施工企业在各环节中存在的重复计税问题;四是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参照国家技术标准,结合海南实际,组织编制海南省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以保障性住房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培育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公共项目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是建筑工业化的最佳试验田和重要突破口。建议省政府在投资项目中,建立优先发展机制,在海南省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市政、轨道交通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工程中,优先采用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和产品;适当辅以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和融资贷款优惠,鼓励建工企业应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加大示范工程力度,制定长效化发展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建筑工业化企业创造市场、树立信心。
鼓励省内建工企业尤其是国有大型建工企业投资发展建筑工业化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参照国内城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经验,发展建筑工业化关键在于培育一批从事建筑工业化的骨干企业。建议将先期发展的建筑工业化项目纳入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范围,并进一步实施直接鼓励办法,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在建筑工业化发展初期,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宣传引导,在需求层面,鼓励购房者购买工业化方式生产出来的高品质建筑。广泛宣传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公众认识,增强建筑工业化的社会认同度,为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