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该如何解决?

来源:中国城乡金融报
时间:2014-06-24
摘要: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国内需求结构性调整,产能过剩成为我国工业生产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水泥行业也进入到全行业产能过剩阶段,急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和国内需求结构性调整,产能过剩成为我国工业生产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水泥行业也进入到全行业产能过剩阶段,急需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产销效益区域特征明显
  
  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程度已大大超过全球正常水平。据中国水泥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水泥产能达32.9亿吨,比上年增长2.2亿吨,但全年水泥实际产量为24.1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73%,全国人均水泥产能近2.3吨,远超国际人均1吨的红线。
  
  本轮产能过剩与2008年至2009年水泥行业的高额投资密不可分,由基建和房地产需求带动,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助推,这两年我国水泥年均投资增速超过60%。2009年国家开始要求抑制水泥产能过快增长,但效果甚微,之后五年间全国又新建703条生产线,新增水泥熟料产能8亿吨。
  
  由于水泥价值低而质量重,运输半径较小,且易受潮而保质期短,产品同质性较强,因此区域市场特点明显。实际上我国水泥行业盈利还不错,但行业效益具有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华东与中南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化程度较强,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掌控能力和自律性,产量与需求平和,产销水平控制较好,包括海螺、华润等企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占全行业利润70%以上;华北和东北地区需求放缓,行业自律性差,产量超过需求,盈利同比大幅下滑,比如冀东公司仅同比扭亏;西北市场价格一直保持低位,盈利水平略有改善;西南地区内部差异较大,贵州需求强劲,四川、云南、重庆价格也震荡上行,总体盈利水平大幅增长。
  
  提高产品标准促进行业重组
  
  对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2013年10月6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主要提出提高水泥产品标准,包括制定产品标准和规范,推广高标号高性能水泥,逐步淘汰32.5复合水泥等,同时强化环保约束,对整改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同时再次提出禁止一切新建水泥项目,要求提前一年完成水泥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5亿吨,并于2015年之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
  
  各省也纷纷出台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其中河北、江苏、江西、新疆等地已明确将在2017年前淘汰水泥产能超过8000万吨,山东、四川、浙江等水泥大省也提出控制省内水泥总量,同时对水泥企业加大了环保监督检查力度。
  
  提高产品标准,促进消费升级是化解水泥过剩产能的方向。32.5复合水泥由多种掺杂料和水泥熟料磨粉混合而成。部分小粉磨站为降低成本,提高掺杂比,既容易造成伪劣产品,也变相增加了水泥产量,加大行业产能过剩。据统计,目前我国32.5复合水泥市场占比约60%,约18亿吨。若这些产能全部转化为高标水泥,则可转化14.6亿吨水泥,全国水泥总产能将因此缩减3.4亿吨,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并有效化解过剩产能。
  
  同时我国南方水泥市场竞争和整合的经验表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行业结构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2013年全国前十大水泥企业产量占比约30%,而南方地区已形成海螺沿长江、华润沿珠江的市场优势,大企业集团通过对区域市场的掌控和产量控制,保证了企业效益,也压缩了落后产能的市场空间。
  
  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是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的关键。在实行更高的环保标准时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要求地方政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新增产能。
  
  优选客户 差异性信贷
  
  在国家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的过程中,商业银行既要严格把控产能过剩引发的融资风险,又要积极支持、帮助和促进我国水泥行业的经营转型和结构调整。
  
  首先,要控制水泥行业贷款规模,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水泥行业规模扩张过度,行业长期发展空间有限,要坚决实行“控总量、调结构”的信贷政策,在实行总量控制外,还要不断优化贷款结构,及早退出风险相对较大、收益相对较小的融资客户。
  
  其次,要坚持差异性的信贷政策。商业银行要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动态,前瞻性地对存量客户和重点区域进行风险预判。通过对企业经营、技术、市场份额、管理能力等指标的深度分析,来确定不同客户融资额度和风险管理要求,从而提升对整个水泥行业融资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控制能力。
  
  再是,要在推动行业兼并重组中发挥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其信息、资金、人才的优势,积极帮助行业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实施跨省、跨境、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优化行业结构并提升单体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通过节能环保产品开创服务水泥行业的新空间。支持新型绿色节能建材、高等级产品,支持节能降耗、废渣废气处理、余热余温发电等环保项目,以实现在控制水泥行业信贷总量的同时,扩展新的金融服务空间。


编辑:金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