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山一直是影响生态环境、妨碍市容市貌的城市“伤疤”,芜湖市启动矿山修复工作以来,不少长期存在的废弃矿山也开始逐步愈合“伤口”恢复绿色。日前,记者来到繁昌县,采访了当地的矿山复绿情况。
废弃矿山留成片“伤疤”
一路驱车从市区前往繁昌县,刚刚进入县境不久,县道边上一座被开挖得只剩半边的山丘跃入眼帘,开挖面陡峭突兀,山体岩石全部裸露在外,而另一面没有开采的部分却长着茂盛的草木,整座山好似被怪物啃了一口,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据了解,像这样的矿山在繁昌县还有不少,当地国土部门的有关人士介绍,繁昌县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7大类34个矿种,其中石灰石资源储量尤丰,达到约18亿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矿山企业发展迅速,高峰期达到600余家。
“应当承认这些企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确实作出了贡献,但点多面广,一些企业开采和管理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破坏地质环境、影响生态的问题。”该负责人说。因此,近年来,该县持续进行矿山整顿工作,目前矿山企业数量已经减少到60家,安全生产形势也明显好转,预计到2015年企业总数将进一步减少到39家。
那些因停止开采而废弃的矿山如何处理也成了一道难题,据繁昌县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废弃矿山一方面存在着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另一方面,很多山体支离破碎,地貌景观、植被资源被破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视觉污染,影响了城市形象。
“喷播复绿”给矿山“疗伤”
为了解决这一道道“伤疤”,繁昌县有关部门积极寻找他山之石。2013年7月,他们引进了青岛某公司先进的喷播复绿技术,为县内峨山水泥厂石灰岩矿山进行复绿,至当年10月份基本完成修复工作。记者来到修复后的矿山,放眼望去,山体的开挖面覆盖上了一层泥土,岩石已经不再裸露在外,不少地方纤纤绿草也长了出来,整座山看起来确实在愈合“伤口”,给人以生机再现之感。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座矿山修复区面积有64.5亩,坡体复绿面积2010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18万元,经过修复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灌木类植被,同时在坑底、废渣堆积区等缓坡段栽植成材林,使破损面达到“森林化”效果,最终经过2-3年能够实现和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彻底完成生态修复。“这个项目也是我们的试点项目,积累经验后将在全县推广”。
那么,这“神奇”的“喷播复绿”技术究竟是怎么修复的呢?据介绍,修复时,首先要进行“削坡”,对过于陡峭的山体进行修整,使之坡度最多不超过55°,然后清除易破损、崩落的危岩。做完这些工作后,就要进行“锚杆挂网”,在岩石中打入锚杆,再在这些锚杆上挂上网用来承载土壤。然后,就要用专门的机器在山体上喷土壤,使之最少覆盖10厘米的土层。该负责人表示,这些土壤可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在土中添加了各种灌木的种子,以及肥料和营养液等物质,这样就能在土中长出植物来了。
据了解,目前,繁昌县还有4家石灰岩矿山正在用此技术进行修复,今年内就能全部完工。今年6月前,将完成所有列入省“矿山复绿”行动的矿山修复工作;2015年完成一般道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治理任务;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废弃矿山复绿工作。
编辑: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