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向装备制造业世界强国迈进

来源:中国建材报
时间:2014-01-0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得到释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凭借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伴随工业体系与相关产业链的完备,我国正在从制造业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也正在走向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得到释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凭借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伴随工业体系与相关产业链的完备,我国正在从制造业的低端向高端延伸。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在我国也正在走向成熟。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介绍说,装备制造业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为国民经济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技术装备,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苏波说:“我始终认为,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因为高端装备制造业或者装备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国防建设提供一些战略性的装备,它也是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基础性产业。”

  1998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200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对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在世界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任何国家的农业、采矿业和各行各业都很难说在世界上是具有竞争力的。因为各行各业现代化的水平体现在它用什么样的工具,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生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国力的竞争是实体经济的竞争,实体经济的竞争最根本地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事实上,企业间,尤其是大型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企业层面的竞争,也是国家整体工业制造实力的比拼。纵观全球,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德国霍克蒂夫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霸主地位,他们身后的国家无一不是装备制造强国。

  水泥工业的粉尘污染治理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实践应用,其技术发展快、除尘效果好。水泥工业除尘技术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开发,直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过程,是一个伴随水泥工艺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水泥环保装备出口大多是随整条生产线出口,且主要销往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从 1995年起,已扩展到单机出口,并销往发达国家,装备技术已涉及水泥业、有色冶炼和垃圾焚烧等行业,其每年的出口额可达400万美元以上。

  水泥行业的技术和规模发展很快,提出了零排放、环境材料和利用可燃废弃物等新概念,从而对环保也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这就需要环保产业研究开发更高除尘效率和降低NOx和SOx等排放浓度的技术和装备,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众所周知粉尘粒径越小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目前的除尘器对细小粉尘的除尘效率都很低,因此解决细小粉尘捕集是除尘行业的一个研究重点,也是达到零排放的前提。此外,不断开发出重量更轻、性能更稳定、能耗更低、适应性更强和寿命更长的除尘设备是环保产业技术进步的重点。

  水泥行业环保装备产业的服务主要还是向用户提供相关产品,这种服务方式是单一的,以后将向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发展。一是采用网络技术,提供实时服务。如除尘器的运行状态均通过网络反馈到供货商,以便使供货商及时调整参数帮助用户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二是提供环境保护服务。即生产企业将将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工作交给环保企业承担,这就形成了环保服务产业。如上海宝钢将全厂除尘设备的运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甚至技术改造均交由环保服务企业进行,只要能达到环保要求和规定的运转率,宝钢将支付相应的服务费用。

  三是参与环保投资。环保企业可直接参与建设项目的环保投资(包括提供产品、管理、运行和服务),以便在今后的项目收益中取得长期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投资多元化将是一个发展方向。行业间的投资方式、投资方向、参股形式等,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变成现实。

  在一条全球日产量最大的小型断路器生产线上,近80名个人要在一天的时间里制作出3万个产品,这其中,效率最为关键。每4个水平相当的工人被分成一组,以便能实现流水线作业。一个小型断路器需要28个元器件,每人负责安装7个,这是他们在生产中摸索出的最有效率的人员配置。这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中国制造”的主要特征。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把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向我国转移,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世界工厂。曾几何时,提起“中国制造”,人们想起的都是断路器、衬衫、皮鞋等处在产业链低端的产品,而实际上,“中国制造”也已经开始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挺进。

  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而且突破了众多技术的难关。从2009年开始,我国装备制造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并占据不少的国际市场,但我国还远远不是装备制造强国。目前,我国机械制造需要的核心零部件仍然主要依赖从外国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根据前两年发表的数据,我们出口(数控)机床(价值)大概12亿元左右,进口(数控)机床70亿元左右,大概是1∶6。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高端、复杂的机床还是需要进口。”

  在柳百成看来,除了高端的数控机床,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有不少软肋,其中有一个困扰我国多年的隐痛——关键零部件一直受制于人。

  柳百成说:“我们国家马上要投入国产大型客机,叫C919,座位大概在180座~200座,是窄体不是宽体,计划于2015年试飞。但是,全部的发动机需要进口。我举这个例子要说明,我们高端的装备核心技术还没掌握。”

  那么,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是真正的装备制造强国呢?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给出了他的答案:“我想有3个标志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制造业强国。第一,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能够在世界同行之间起到引领、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作用;第二,有一批在国际上能够叫得响的装备制造跨国公司,一提起GE,那很强,要有我国的‘GE’;第三,在国际装备市场上,我们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我想这3个标志如果做到了,我们就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强国了。”


编辑: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