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业态发生重大变革 砂石集采条件成熟

来源:砂石骨料网
时间:2024-02-11
这里汇聚了众多大中型砂石企业,拥有便捷的水路运输,使用最前沿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砂石骨料,砂石企业市场敏锐性强等等……这里有满足砂石集采的所有条件。

砂石集采好像是个新鲜词,但是业内同仁研究已久。

2021年11月,八家建筑央企联手发布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知识体系成果,涵盖绿色供应链等方面内容。

2022年11月,中国建筑业供应链合作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相关单位呼吁要着力于进一步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积极探索源头采购和集中配供新模式,引领集中品类和采供模式双创新。

2023年,联盟单位提出要通过集约化采购提升进一步加强供应链支持,战略采购、集中供应,实现高效、稳定、经济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项目终端。相关单位委托砂石骨料网摸底长江流域大中型砂石企业,为2024年建筑央企砂石集采做好准备。

这里汇聚了众多大中型砂石企业,拥有便捷的水路运输,使用最前沿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砂石骨料,砂石企业市场敏锐性强等等……这里有满足砂石集采的所有条件。

未来,砂石集采或从这里开始。

业态发生重大变革 砂石集采条件成熟

短短几年时间,砂石行业体验了急速过山车的惊险和刺激。从供不应求到产能全面过剩,再到价格急转直下,砂石市场业态已然“面目全非”。

跑马圈地的时代结束了,必须经营好一亩三分地了;

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精耕细作的时代;

淘金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炼金的时代;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部分加工企业已经举步维艰;

行业终将会步入“一块钱定生死”的阶段;

行业将很快迎来一波淘汰潮,无论是砂石企业,还是装备企业;

……

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态势的研判似乎越来越悲观。

有行业同仁指出,目前,长江流域已进入全域性永久性产能过剩阶段。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型矿山产能的不断释放,各种多元化来料体量大,流通范围广,加上政策变化,新拍矿企财务成本直线下降,砂石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传统发展模式逐渐落伍,新兴市场模式也悄然兴起。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2023年,市场发展整体不尽如人意。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在和砂石需求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2%,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21.2%,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之中。

2024年,不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在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市场形势(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及基础建设投资方面,砂石或迎来较大的需求。

砂石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近两年,我国砂石行业掀起了砂石矿山建设高潮,以中建材、中电建、华新、华润、海螺、浙交资源等大型企业,不断推动大型现代化砂石生产线建设。

据砂石骨料网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砂石产能前十强的总产能约4.9亿吨,砂石产能已超过全国当年砂石需求量的2.75%。至2022年,我国前十强砂石企业总产能已超9.4亿吨,产业集中度提升到5.9%。到2023年,前十强总产能达到12.24亿吨(2023年上半年实际产能数据),即使不算前十强企业下半年投产的产能,按照全年砂石需求与2023年158.85亿吨持平或略低的数据来计算,产业集中度至少将达到7.7%。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仅中电建和中建材计划投产的砂石骨料产能就将近2.5亿吨。其中包括中建材华东材料旗下的枞阳黄公山矿年产2000万吨项目、贵池横山矿年产4000万吨项目、安徽省含山元冲矿年产1500万吨项目。

原定于2023年投产的中电建花都年产1110万吨项目、广东阳西凤凰岭年产3000万吨项目、湖北浠水二期年产2000万吨项目、海南万宁年产500万吨项目因故推迟,预计2024年投产。湖北蕲春年产7000万吨砂石大矿预计2024年全线投产,云浮观音山矿年产3500万吨项目也将在2024年投产。前十强榜单里,华新水泥、浙交资源、华润、海螺也都有大型砂石项目投产。

2024年,砂石行业产业集中度将大幅度提高。

区域砂石供给充足

长江流域作为传统砂石重要生产供应地,资源丰富,供给充足,砂石骨料来源丰富,包括矿山加工产品、河砂、湖砂、疏浚项目、江砂等等。且作为重要的流通区域,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江苏)砂石骨料需求巨大,严重依赖外来砂石骨料,沿江地区在做砂石规划时,往往会将相关需求纳入考量。

据长江流域各个省份十四五规划显示,至2025年,长江流域砂石年产能规划已超28.73亿吨。

其中,浙江力争2025年底形成建筑用石料4亿吨,建筑用石料采矿权数量控制在430个以内;

江苏划定8个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至2025年开采建筑石料年开采量7330万吨;

安徽提出调控矿产开发总量,推进砂石基地建设和矿山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序释放砂石产能,到2025年,全年开采总量在3-4亿吨左右;

江西力争打造6-8家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龙头企业。至2025年,机制砂石年产能或达1.8亿吨;

湖北提出到2025年底年开采总量预期达到9亿吨以上、矿山总数在550个左右;

湖南明确2025年底预期年开采砂石矿6.5亿吨,砂石矿山数量控制在1500个以内;

重庆市规划至2025年砂石年开采规模达3.2亿吨,不得新建低于年产20万吨以下的建筑石料用灰岩矿……

长江流域砂石价格稳中向下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长江流域砂石出厂价格是近五年以来最低位(2023年7月跌破了60元/吨)。

进入四季度以来,受航运指数拉升影响,沿海地区船运价格大幅上涨,辽宁、河北、山东等北方河砂难以进入长三角市场,长江流域砂石价格略有回升,湖北沿江区域上涨4元/吨;湖南区域,11月底到12月初,短短10天湖南洞庭湖砂价格上涨12元/吨(12月初数据)。究其原因,是洞庭湖砂投向市场时间较晚,年底到了施工旺季,多地项目集中开工运行,砂石需求稳步增加,供应短缺导致。

与此同时,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部分大吨位江轮需要减载,内河船运输价格也水涨船高,据砂石骨料网了解,2023年12月初,目前重庆地区到江浙沪的砂石骨料运费约为38元/吨,且运输周期在20天左右,重庆地区砂石价格并未回升。

砂石企业延伸产业链

在未来砂石行业向下的普遍共识下,为了对冲产能过剩的压力,长江流域大型矿企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布局江浙沪市场,在下游主要港口设置码头或“砂石集散中心”,拓展销售市场。

2022年以来,中建材华东材料推进矿山、码头、终端商混站一体化产业链,实现充分发展;2023年5月,位于湖北武穴的民本集团成功将机制砂产品打入上海市场。

2023年8月,浙江省交通资源投资集团交投矿业公司为缓解矿山产品“胀库”问题、实现稳定生产,开发了销售功能前移新营销模式,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建立砂石骨料基地;

2023年8月,海螺水泥在年中报中明确提出“延链补链强链”策略,依托矿山自建自营商混站,并在长三角配备骨料专职销售人员,监管骨料流向,推进市场精耕细作;

2023年,华新水泥向产业链下端延伸,在江苏自建/承租了多家商混站,并在南京、扬州、泰州设立销售办事处;

2023年10月,中电建水电八局成立了南通办事处,加大一线骨干营销人才培养力度,增加骨料销售渠道;

八家建筑央企发起成立供应链合作发展联盟

剧烈的业态变化让原本就不对称的行业信息更显失真。对于用料单位来说,特别是建筑央企,对砂石集采的需求越发迫切。

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能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等八家建筑央企发起成立中国建筑业供应链合作发展联盟。

集中采购能够解决多重问题:一是能够充分解决砂石基础材料质量不良造成停工、返工甚至发酵成社会影响事件;二是成本不对称信息及偏见供应;三是不会因砂石骨料供应不足而造成停工,影响工程建设等问题。

随着大型矿山的建设,砂石质量越发稳定,集中度进一步突显,砂石等地方材料供应端呈现有利集采局势。联盟单位拟加强集中采购,以砂石材料头部企业、标杆企业及央国企作为试点推广。

长江流域汇聚了中建材、中电建、华新、浙江交通资源投资集团、民本、娲石、海螺等大中型砂石企业,生产供应稳定。且拥有便捷的水路运输,物流成本低!

同时,这里也是全国砂石骨料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使用最前沿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的砂石骨料,砂石企业拥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服务意识强等等,这里有满足砂石集采的所有条件。

未来砂石采购或将从这里开始。

编辑:贾林娜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自:砂石骨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