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一年多的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在一系列不利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国内建材领域发展依旧一枝独秀,充满变局和潜力的砂石骨料领域再次成为资本投资的热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资源分化已经越发明显:
一方面,以天然砂开采为主的河道资源规划日益完善,政府主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河道砂石资源管理改革,河砂统一开采管理成为主流;
另一方面,以生产加工为主的砂石矿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单兵作战的砂石骨料企业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大集团、大资本带着“不差钱”的状态来势汹汹,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多种模式日渐兴起。水泥集团、大建材、大国企等大举布局成为主流趋势,国民合作也成为砂石矿山领域的一大趋势。
然而过热的投资背后,砂石骨料产能过剩、回归理性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市场利润空间挤压严重。一个又一个年产500万吨以上的重量级砂石矿山资源不断出让及落地,让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感叹砂石矿产资源的昂贵和砂石产能之大,而被裹挟的企业则面临着扩张焦虑升级:究竟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红海中继续竞争,还是转战开辟新的市场蓝海?
同时,砂石市场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一直以来,我们更关注东部及沿海地区的砂石骨料市场,无论从资本、市场、物流、利润、产业链价值、生态保护等方面,这些地区无疑更充满吸引力。
与快速转型升级且备受瞩目的东部市场相比,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砂石市场因为种种原因影响,变动趋势相对较缓慢,受到的关注也较少。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这些尚待开发的处女地(尤其是部分砂石骨料需求较为旺盛的区域来说),企业/资本合理提前布局砂石骨料,对延伸企业多元化触角、以较低成本对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两极分化下的砂石市场,企业各自面临全然不同的问题。究竟这些市场未来发展如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