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砂石矿山120年岁月 见证新中国70载辉煌

来源:砂石骨料网整理
时间:2019-09-30
摘要:谨以此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向砥砺前行的砂石行业致敬,向逐渐老去的前辈砂石人致敬!

201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70华诞。

70年前,前辈英模披荆斩棘,以满腔热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20年前,一座砂石矿山也开始随着家国命运不断辗转,刻下了砂石行业的历史年轮。

今天的主角是一座拥有近120年开采历史的砂石矿山,砂石骨料网将细数她在新中国成立前50年、后70年的足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望砂石行业的过去,展望未来。


浙江省余杭獐山石矿,曾被中央建材部评为优秀工厂的砂石矿山,1895年正式启动开采,2013年整体开平,上海、杭州重大工程无不青睐獐山石子,走在上海外滩就是在獐山砂石中徜徉。

1895-1949

颠沛流离50年

英国殖民者租地开矿

19世纪末,上海开埠,大英帝国在上海攫取了租界的同时,急需寻找一种混凝土骨料来营造英式的建筑。他们派人从上海一路西行,在浙江杭县境内一个叫平桥的地方停住了脚步。这座小山名叫獐山,他们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青石。

光绪14年(1888年)5月,清洋务局提调徐承礼、仁和县肖治辉、大英帝国上海工部局经理优兰德就塘栖章、陡二山划界绘图,订立租借采石合同条款。

1569808983.jpg

早期开矿留影

獐山因形状像獐子得名,它仅仅是一个相对高度20来米的小山包,英国人于1893年正式开采石矿两年后,因为山太小而移师河西的陡山。陡山绝对高度134米,但石矿还是沿用了獐山这个名字,以至于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很多不知情的人总是错把陡山当成了獐山。

英国人的租借开采合同“以18年为期”,他们一开始就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凿岩放炮,机械粉碎,3台轧石机都由80马力的单缸引擎提供动力,每天的产量高达300吨机轧石子,青色的石子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输往上海,成就了上海租界里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一座座高大的洋房。

1910年,大清巡抚增温曾照会英驻上海领事,提出“平桥开石,届时已满,应如约收回自办”。然而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统治倒坍,收回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英国人这一赖就是十六、七年。

民族资本开拓砂石行业

20世纪初,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国内局势相对平稳,民族工业发展有了喘息的机会,加上又是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取得胜利的当口,上海租界及其整个上海的建设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对獐山石子的需求日盛,上海的一些民族资本也纷纷加入了石矿开采,獐山因此迎来了采石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沿山有14台轧机投产,石子产量大增。

如果说英国人前18年的开采是契约所允许的,那么,1910年以后的行为纯粹是老赖。好在到了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被击溃的军阀孙传芳部的散兵游勇侵扰獐山,英籍雇员仓皇出逃上海。

经这一变故,一个叫石万昌的中国人从英人手里以25000元的价钱购得了石矿的经营权,并把英商獐山轧石厂更名为“石顺记”。自此,獐山石矿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石顺记老板石万昌自幼贫寒,从苏北农村到上海闸北当码头工人,因有青帮背景,渐渐积累了财富,拥有了自己的一座码头,以后又到獐山开办了自己的石矿“石顺记”,等到接管了英商产业,他便开始在獐山石料界坐大,拥有了5台轧机的生产规模,24条船的4个运输船队,一个造船厂,并垄断了江浙沪一带的石子价格。

毁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只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特别是“八·一三”淞沪抗战及其结果,对獐山石矿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是战争使得上海的城市建设停滞,獐山的石子没有了市场,石矿都停产了。其次是上海战事不久,日本鬼子占领了獐山,石矿的老板们跑了,整个矿区自此陷入了全面瘫痪。

1569809558.jpg

淞沪会战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走向穷途末路的日本人受制于战略物资的严重短缺,竟然动起了抢劫獐山机器设备的念头,并很快付诸于行动。某一天,他们派来军队,屯兵40多天,把獐山的机器设备全部拆走。据说,大凡是金属的东西,日本人是能搬则搬,不能搬的就用氧气切割,最后,竟然拆得连一颗铁钉也没有剩下。

就这样,经营发展了50多年的獐山石矿业,在日本强盗的手里彻底地毁了。

1949-2013

近70载辉煌岁月

1949年,新中国成立,獐山石矿迎来新生。

1950年6月,杭县人民政府派了南下干部沈恩源等几位同志来獐山,接收成立于1949年9月的“獐山农工石矿”,冠名“杭县獐山石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或许还是杭县人民政府历史上的第一家国有企业。

在新中国獐山石矿的历史上,因计划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曾经有过多次更名:獐山农工石矿,地方国营杭县獐山石厂,国营华东轧石公司獐山轧石厂,地方国营浙江獐山轧石厂,余杭县獐山轧石厂,地方国营杭州市獐山轧石厂,地方国营杭州市獐山石矿等等。

这些名称的背后隐含了历史变迁的脉络,解放初期大上海急需石料高建设,獐山石矿划给了华东轧石公司;浙江建工厅接管之后负责计划、开采和供销,党政工团、劳动人事等一揽子事务由余杭县管理,十年动乱的1970年,余杭县给几近瘫痪的獐山石矿派来了工作组。

中国砂石行业翘楚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獐山石料是紧俏物资,长期实行国家调配计划,产品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沪杭湖嘉用料单位的需求平衡分配,主要是上海建工局、城建局,浙江建筑公司,杭州建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等大客户。

检测石料.jpg

獐山工作人员检测石料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访华,上海是他此次访问的其中一站。但是,当时上海的虹桥机场无法起降尼克松的大型座机。之前的半年,为迎接他访问上海,中央决定重修虹桥机场。

上海方面把修机场的方案报到周恩来总理那里,据说总理看到上面专门提到用獐山石子作混凝土骨料,还问了“质量是不是可靠”,这个消息传到矿里,正在为虹桥机场供料日夜加班加点、三班制连轴转的工人们,把手里的活真正当成了政治任务,兴奋得不得了。

结果,獐山石矿荣获了虹桥机场重修供料优胜单位的锦旗。

獐山石矿的鼎盛时期,全矿有固定职工1200多人,算上临时工人有1300多人,工人来自全国13个省。轧石厂还开办了子弟学校,有二十几个老师,学校办了50多年,一直到国营企业改革转为股份制企业,学校才被并掉。

在当时,獐山轧石厂的工资水平根据浙江省企业工资实行,福利也好,所以工人比较愿意来獐山石矿上班,临平、塘栖、杭州都有工人一直干到退休。

文娱活动.jpg

獐山石矿文娱活动

獐山石矿出产的石子,因其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质量纯粹而声名远扬,上海黄浦江过江隧道,杨浦、南浦、徐浦跨江大桥,地铁,宝钢,浦东机场等重点大工程,更是设计总工程师们指定的唯一用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砂石行业中,无论是生产规模、管理、机械设备还是产品质量,獐山石矿都处在领跑者行列。早在1987年,矿山就上马了年产石子40万吨的900破碎机组和专门生产瓜子片的圆锥破碎机,实现了挖掘、装载、破碎、输送的全机械化,这在当时的国内砂石行业是绝无仅有的,曾被中央建材部评为优秀工厂。

开矿地利用先河

2001-2002年,獐山石矿在改制中形成了新的投资主体,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2003年开始,獐山石矿采取整治矿山环境与增加用地空间相结合的矿地利用新思路,开始了近10年的整体夷平式开采。10年间,獐山石矿累计开发利用建筑石料1.1亿吨,年生产规模超1000万吨,在当时的中国砂石行业称得上凤毛麟角。

2013年,獐山石矿及周边砂石矿山已经完成闭矿,新增建设用地206.7公顷,加上周边村庄的整体搬迁,最终形成近600公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块,既保障了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石料的需求,又节省了巨额生态环境治理费用,还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1555656407.jpg

目前,以獐山石矿宕口遗址为核心,总规划面积约57平方公里的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已经建成,是杭州余杭区三大“工业高地”之一。人们熟知的獐山没了,连近百年来耳熟能详的它的名字,也在淡出人们的耳膜。

不过,真正的獐山还在,它就是獐山石矿老工人称作河东小山头的那座形象曾经像獐子的山。它被一排排低矮的老旧房子覆盖着,里面住着的是那些长寿的、曾经在这里付出过青春的、八九十岁的老矿工们。


整理:砂石骨料网

内容主要来源:余杭史志、杭州年鉴、砂石骨料网

历史口述人:金和平 原獐山石矿矿长

谨以此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向不断砥砺前行的砂石行业致敬,向逐渐老去的前辈砂石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