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身巨型采石场,人类躲入地下,地表密布大型矿机、输送带与运输卡车,以砂石作为燃料建造上万座巨型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即将被太阳吞噬的太阳系。
今年春节上映的《流浪地球》正式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也让砂石与科幻、人类命运产生了奇妙的联系。
影片中,太阳即将爆发、吞没地球,人类穷尽资源建造了上万座以砂石为燃料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的恒星,踏上一段长达2500年的孤独流浪之旅。
行星发动机局部
行星发动机使用重元素聚变技术,利用相对较重(除了氢氦之外)的元素进行核聚变产生推力。
作为筑就现代人类文明的混凝土技术的重要材料,砂石料是地球上分布广泛、易于获得、储量足够巨大的矿产,这也是《流浪地球》作品选择砂石作为聚变燃料的原因,毕竟砂石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可支撑2500年远征的基础材料了。
刘慈欣《流浪地球》原著这样描写“烧石头”的地球发动机:
我们首先在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山,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比,西边的太行山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一万一千米,比珠峰还要高一千多米。
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地球发动机…车队是由五十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五千米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反射的地球发动机的一片青光…在六千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声音都没传出来。
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在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一百五十亿吨的推力。
影片中,当镜头从地平线一路升起,划过巨型采矿机、密密麻麻的输送带系统、川流不息的矿山车队、堆积如山的砂石料以及11公里高的行星发动机喷射口,最终定格在浩瀚宇宙中努力狂奔的渺小地球上时,作为砂石人无不感到熟悉与陌生混杂的奇异观感。
星际危险环绕,如果电影中这场横跨2500年、穷尽资源与一切的努力最终失败,砂石料可能是人类大规模开挖的最后一种矿产,徒留生命奇迹的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