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砂石骨料(连载)——(四)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时间:2013-09-25
摘要:骨料“后天”质量要素在国标中主要体现在①颗粒级配②含泥量和含泥块量③针片状颗粒含量④表观密度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隙率。对于机制砂而言则还有石粉含量。注意有几个概念不要搞乱,一是石粉与泥的区别:泥是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石粉是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


  

走进“6Σ”砂石骨料


  ——急行军之第四天


      卢洪波


  “6Σ”砂石骨料生产线(以下简称6Σ线)的六大优势能力之首是骨料加工的质量能力。即:在骨料“先天”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生产“后天”优质骨料的能力。


  骨料“后天”质量要素在国标中主要体现在①颗粒级配②含泥量和含泥块量③针片状颗粒含量④表观密度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隙率。对于机制砂而言则还有石粉含量。注意有几个概念不要搞乱,一是石粉与泥的区别:泥是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石粉是机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泥块是指原粒径大于1.18㎜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泥尤其泥块是绝对有害的,而石粉则是有益的。


  国标把砂石骨料按产品品质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其中Ⅰ类最优,Ⅱ类次之,Ⅲ类最差。对含泥量的要求:Ⅰ类≤1.0%,Ⅱ类≤3.0%,Ⅲ类≤5.0%;泥块则为Ⅲ类≤2.0%,Ⅱ类≤1.0%,Ⅰ类则绝不容许有;石粉含量不分Ⅰ、Ⅱ、Ⅲ类,均为≤10.0%。其实这个标准栏主是有些不同看法的,在欧、美、日发达国家,石粉含量许多都比我国放的宽,有的到了14-16%,英国、德国甚至更高到了22%。而我国在《GB/T14684-2001》中规定,在MB≤1.4时,Ⅰ类砂<3.0%,Ⅱ类<5.0%,Ⅲ类<7.0%;当MB≥1.4或不合格时,Ⅲ类<2.0%,Ⅱ类<1.0%,Ⅰ类干脆为0。


  不过栏主理解这也是有些历史原因与现实情况的。历史上我国砂石骨料生产相对落后,生产工艺陈旧,装备水平低,许多砂石厂现场沟壑不平、粉尘蔽日、污水横流,许多甚至沦为黑社会、村霸、地痞的地盘,社会上藏污纳垢之地。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且不稳定。当年由于对山皮土、岩隙土等剥离不干净,以致许多石粉中含有大量的泥和泥块。宝贵的石粉被污染后,对混凝土性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因而基于当年这种情况,将石粉甭管污染没污染,一刀切限制总含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栏主前文提到的国内几个著名的大水泥集团上马首线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犯了这个错误。源头不筛除剥离土不说,更有甚者采用旋回、圆锥这类层压破碎设备,将原本相对容易筛除的泥,高压挤成了危害更大的泥块,而后在最后一道筛分工序筛面上加上高压水拼命冲洗,此时不仅已回天无力,更造成了二次水污染。他二哥,您这叫玩的什么洋套路?


  类似的情况在早期水泥工业也有,如关于水泥烧失量控制标准,在栏主刚参加工作的80年代,水泥厂多为立窑,有几个厂没烧过拉稀一样的“黄心料”?加上还有一些辅材如炉渣,煤灰中含碳量少则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几,这种东西磨成水泥进入混凝土后,危害自是大大的不必说了。而今谁家电厂这么干怕早就关门大吉了,现如今上哪去找这种玩意?“黄心料”对于一毕业就直接到了新型干法线上工作的年轻人来讲,怕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喽。当年作为控制水泥质量的一个检测手段,其前提条件早已不存在了,那么烧失量究竟应该定义到何种程度呢?想想这个问题,石粉含量空间多少为好,列位,您也就心中有数了吧!


  来源:中国砂石骨料网

  作者:卢洪波

  编辑:韩静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自:中国砂石骨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