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砂石简述:绿色先行的典范 太湖之滨的“生态之花”

—— ——《砂石观察》2019年11月刊特别策划系列
来源:《砂石观察》
时间:2019-12-05
摘要: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湖州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彻底改变了粗放落后的矿业发展模式。

从江南鱼米之乡到华东建材基地,从矿山无序开采到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区,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湖州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彻底改变了粗放落后的矿业发展模式,“湖州模式”也成为全国矿业的范例,成为全国矿业发展绿色先行的典范。

1575536848.jpg

湖州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也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及生态区县全覆盖的国家生态市。很难想象,这里在十几年前也是小散砂石开采加工厂林立!

鼎盛时期,约582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0 多个矿点,每年石材开采量达1.64 亿吨,严重破坏湖州的生态环境。随着绿色矿业的推进,2018 年湖州仅剩47 个矿山,到2020 年,湖州市矿山总数将控制在42 个。

2005年,在浙江开展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大潮中,湖州率先提出绿色矿山建设,开启了矿业绿色发展的探索历程。

据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龚西征介绍,2005年以来,湖州矿业绿色发展经过试点探索、巩固提升、全域推进几个发展时期,现已走向“两山融合”发展阶段,并以全国绿色矿业示范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在2017 年率先发布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305/T40-2017)》地方标准,坚持绿色发展引领矿业转型。

目前,湖州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8 家、省级绿色矿山26 家,两者占全市矿山总数的60%;所有新建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94%,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企业最密集的地区。

然而,绿色矿山并不是简单地对生态环境给予恢复和治理,还包括废弃矿山治理与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实现环境生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

龚西征表示,近年来,湖州市以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为契机和抓手,积极推进废弃矿山的治理和矿山生态恢复,探索形成“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宜林则林”四种模式。

截至2019 年初,湖州市完成废弃矿山治理354 个,省级示范工程43 个,累计治理复绿2.1 万余亩,复垦耕地3万亩,开发可建设利用土地3.8 万余亩。湖州长兴龙山新区齐山废弃矿山变身植物园,德清砂村集中开采矿地变身万亩工业平台……废弃矿山得到恢复,矿地融合有效推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得到释放。

当前,湖州正在深入实施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157”建设规划的同时,探索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融合发展,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套绿色矿业发展制度。未来,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的内涵与模式不断更新,湖州这朵“生态之花”将绽放更加绚丽的色彩。

湖州“157”建设规划

到2020年建成全国绿色矿业示范区,成为矿业转型升级、绿色矿山标准、矿地综合利用、矿山和谐诚信和矿山科技进步等5个示范,主要做好7项工作:

全面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深入调整矿业产业结构、整体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全面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全面加强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矿地融合发展、构建完善矿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本文选自《砂石观察》2019年11月刊特别策划栏目,深入剖析浙江省砂石行业发展历程。《砂石观察》是砂石骨料网打造的双月刊深度读物,单月中旬发布新一期,旨在为砂石行业同仁传递更多心声,解决切实难题。更多行业政策、市场动态、数据分析等信息尽在《砂石观察》网刊,关注“砂石骨料网”或“砂石观察家”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小程序填写收件地址,即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