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如磐 责任在心: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

—— ——《砂石观察》2019年11月刊特别策划系列
来源:《砂石观察》
时间:2019-12-05
摘要: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在浙江,绿色矿山建设给企业、行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让砂石骨料等矿产资源朝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

使命如磐 责任在心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

对浙江而言,绿色矿山建设既是责任,也是使命!作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示范省,十多年来,浙江用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道路。绿色矿山建设也成为浙江的新标签。

在全国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浙江始终以引领者的姿态走在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前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省份,从1999年正式立法,到2005年实地践行推动;从全国采矿权第一拍,到净矿权出让,浙江创下一系列矿业治理的新举措。

于浙江矿产资源开发而言,生态环保使命如磐,绿色发展责任在心!


2019年11月3日,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2019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浙江省杭州、温州、舟山、宁波、嘉兴、绍兴、金华、丽水、湖州等城市入围前百强。

得益于矿山整顿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浙江全域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斐然。生态更美,产业更和谐,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来自绿水青山的竞争力已日益清晰。

1250600.jpg

生态就是一种竞争力。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主任关成华指出,“城市绿色竞争力”的提出,为城市破除资源环境约束,以可持续的方式创造财富及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新思路。

原自然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长关凤峻也曾指出,新时代的矿业发展遇到新的问题。生态环境要求提高是全球矿业都要面对的事情,而我国矿业生态环境要求高,基础差,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中国经济已由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未来的矿业必然是集约、高科技、智能化、信息化,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矿业。

从绿色矿山建设到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

绿色矿山建设是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提升矿业整体形象的重要抓手。

从2011年3月首批37家矿山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开始,绿色矿山建设在全国悄悄萌芽。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任务,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正发生着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2018年8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主要政策措施。浙江省提出,到2020年全省实施500个以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建成美丽国土新格局。

今年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印发《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方案》;5月15日, 又在湖南岳阳召开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会;今年7月,在江苏召开全国矿山生态修复新机制新技术交流推广会……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会上直言: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矿产开发弃旧扬新的必然之路,必将有力推动我国矿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同时,环境保护也是生产力,矿山生态修复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绿色矿山建设正在催生诸多新的业态。

引领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并不只是一个口号。

在浙江,绿色矿山建设给企业、行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让砂石骨料等矿产资源朝着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

然而,对于浙江以外的很多地区来说,绿色矿山建设依然任重道远。绿色矿山不仅是简单的绿化矿山,还包括企业技术水平、资金能力等“软硬实力”的综合测评。在多数矿山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发展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外部市场环境不理想、企业缺乏合理利润的当下,绿色矿山建设依然困难重重。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矿山生态修复压力大、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绿色矿山建设仍需负重前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显著,要全面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本文选自《砂石观察》2019年11月刊特别策划栏目,深入剖析浙江省砂石行业发展历程。《砂石观察》是砂石骨料网打造的双月刊深度读物,单月中旬发布新一期,旨在为砂石行业同仁传递更多心声,解决切实难题。更多行业政策、市场动态、数据分析等信息尽在《砂石观察》网刊,关注“砂石骨料网”或“砂石观察家”公众号,底部菜单栏小程序填写收件地址,即可免费获取!